- 时间:2025-11-14
- 点击:397
-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策划组织了暑期红色研学实践活动,牵头申报的红色研学课程《“桥”见烽火·城铸忠魂》成功入选“第二批江苏省红色研学精品思政课程”。
此次获奖的《“桥”见烽火·城铸忠魂》研学课程,立足常州本土抗战资源,以横大路桥、杨桥、周陈桥三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为研学锚点,创新构建“历史解码—精神传承—价值转化”三位一体的“行走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坚持问题导向与成果导向相结合,紧扣《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关于“中国精神”“抗日战争中流砥柱作用”及“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核心教学内容,通过实地探访、情境体验、角色扮演、史料辨析、集体宣誓等多元形式,引导学生在“知情意行”统一中深刻理解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从而推动红色基因有机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全过程。该课程案例也获评了学校2025年度“课堂革命”典型案例。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在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整理汇编钟楼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以及将新时代乡村建设伟大变革融入思政课教学等方面,取得了“大思政课”教学改革系列成果。 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转化,强化实践育人功能,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文,图/张邢宇 复审/赵红 终审/陈盛)
![]()
![]()
![]()



